五年来,洪江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看这里
2021-02-18 19:35:50          来源:洪江区统计局 | 编辑:佘洪涛 |          浏览量:5755

洪江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洪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战略目标,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影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谱写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五年来,着力稳增长保目标,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全区GDP由2015年的33.43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9.97亿元,年均增长7.1%;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6亿元,年均增长13%,是“十二五”时期的1.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1亿元,年均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亿元,年均增长9.7%,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5.9:51.9:42.2,经济结构更加优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图一 2016-2020年洪江区GDP及其增长速度

图二 2016-2020年洪江区地方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五年来,着力补短板锻长板,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全省第一批、全市第一个实现整体脱贫摘帽,全区1271户345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以上。

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减低,全区氨氮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100%,二氧化硫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913%,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363.2%,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15年下降760.21%,“十三五”期间,我区环境质量保持在全省前列,其中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表水质稳定在Ⅱ类水质,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标准。

风险防范有序可控。化解政府债务3.4亿元。扎实有序开展金融秩序专项整治,清收不良贷款0.94亿元。


五年来,着力推项目强品牌,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获批省级精品旅游线路重点县。洪江古商城小镇入选全省首批十大文旅小镇, 获评全省十大文旅地标,并被纳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名录。“洪福洪江年”“浪漫樱花季”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旅活动常态化举办,《一代洪商》等19部影视节目在洪拍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洪江古商城文化旅游区建设、主城区街道风貌改造、乡村旅游提质等项目加快实施,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文旅业态更为丰富,“夜经济”更具活力,五年累计接待游客208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9.19亿元,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工业发展风头正劲。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获批国家火炬怀化洪江精细化工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恒光科技、旺达生物、久日新材等为代表的基础化工、医药中间体和化工新材料企业开始走上产业链扩张的生态循环工业良性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以生物医药为特色的一主一特产业格局。五年累计新培育规模工业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恒光科技和双阳林化成长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棓雅生物“五倍子深加工”获批为省级战略新兴产业,久日新材、恒光科技成功在新三板上市。搭建产学研基地9个,创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24个,科技成果登记数16项,获省级以上创新奖项7次。

农业产业稳步推进。完成水稻、油菜“两区”划定,果蔬产量稳步增长。大力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楠竹、休闲农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农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8亿元,年均增长3%。发展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共39个,雪峰乌骨鸡产业园获评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示范园。


图三 2016-2020年接待游客总人次

图四 2011-2015年旅游总收入


五年来,着力强基础优管理,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先后实施了古商城旅游及川山新区开发、桥东棚户区改造、农村“一建五改”工程、“六到农家”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理及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等一大批城乡建设项目,包茂、怀通高速公路洪江区连接线,巫水大桥、萝卜湾大桥、大湾塘大桥和古商城大桥先后竣工通车。松林路、川山大道、工业园1号道路及无公害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成使用。完成了城区主干道改造及美化、亮化、绿化工程,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城市形象更加鲜明,城乡面貌大为改观。

五年累计完成国省干线公路建设47.4公里,农村公路建设173.28公里,全区公路里程增加至220.68公里,城市道路改造7.58万平方米,人行道改造1.2万平方米,修建沿江防洪堤5千米,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3公里,铺设污水管道13.068公里,新建和改造城乡电网263.20万千米,建设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个,兴修水利灌溉渠道75千米,完成土地整理公顷,实施村容村貌整治工程25余项。


五年来,着力惠民生增福祉,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十三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16826元增加到24429元,年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8152元增加到13197元,年均增长10.1%;人均储蓄存款达到5.2万元,比2015年增加1.5万元。

公共服务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区基本公共服务人均支出由“十二五”末的620元增加到“十三五”末的865元,年均增长8%,城乡公共服务支出差距逐步缩小。“十三五期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1.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五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13亿元,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由2015年的1.68万人次增加到2020年的4.2万人次。“十三五”期间共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5.69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多征3.39亿元。

城区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十五年教育全面普及,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小学、初中生入学率达100%;率先建成了教育城域网,成功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荣获“湖南省教育强区工作先进单位”。

先后实施区中医院、急救中心、 妇幼保健院、乡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等项目建设,医疗机构发展到37家,医疗卫生机构和三级预防保健网络日趋健全。

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来共完成棚户区改造2662套面积20.4万平方米和老旧小区改造8768套面积113万平方米,直管公房改建2260套129455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468套2.2万平方米,解决了1.48万余人的住房难问题。

建成乡综合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39个,文化广场40个,完成了图书馆改建,文化馆新建,影剧院和城市数字电影院放映厅提质改造,城市“10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15分钟文化服务圈”的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获湖南省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责编:佘洪涛

来源:洪江区统计局

  下载APP